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0

長照3.0 × 科技 × 「開源節流」:台灣與新加坡的制度與實務深度比較

導言|為什麼比較「長照3.0」要看新加坡?
台灣的長照3.0政策正從福利導向走向醫療整合與智慧照護。新加坡則已在 AI 治理與資料整合層面建立成熟體系,其「政府 AI 工具箱」與「整體政府(Whole-of-Government)」策略使得科技成為節流與開源的制度性工具。這兩個國家的經驗揭示了同一課題:高齡化社會的永續照護,關鍵在於數據治理與AI基礎設施的成熟度
(資料來源:《Taiwan and the Global AI Report:Singapore’s Digital AI Toolbox》與《臺灣與新加坡AI比較發展與政策重點比較表》)


一、政策與治理底盤:台灣「長照3.0」vs 新加坡「政府 AI 工具箱」

台灣:服務導向的升級與醫療銜接
長照3.0採三階段推行,重點包括:

  • 擴大家庭照顧者喘息與外籍看護可用社區資源;
  • 將失智、失能與PAC病人納入給付對象;
  • 推出智慧輔具租賃(3年上限6萬元),結合物聯網監測、遠距醫療與即時照護。
    這些改革反映出政府意圖透過科技介入延長自立照顧期、降低醫療使用率
    (參考:安可人生報導

新加坡:資料治理驅動的作業層改革
新加坡由 GovTech 建立 AI 工具箱,包括:

  • Pair(安全LLM助理,提升公務效率)
  • AIBots(可整合部會資料的RAG應用)
  • VICA(提供民眾即時互動服務)
  • MAESTRO(跨部門AI訓練與監測平台)
    配合 Smart Mobility 2030 的智慧交通計畫,形成「資料共享-AI運算-公共治理」閉環。
    這種自上而下的平台設計讓AI成為可審計、可複用的政府生產力引擎

二、最新新聞脈絡:長照預算與科技落地

地方財政壓力與中央澄清
近期媒體報導指出,部分縣市質疑長照3.0將增加地方支出;但衛福部澄清,115年地方補助「不減反增」,並強調長照經費已編列1800億,未來3年每年增加10%。
(參考:Yahoo新聞TPNews報導

醫療科技聯盟落地
馬偕醫院與鴻海集團、長照機構合作導入AI穿戴與雲端平台,結合血壓心率監測、跌倒預警與資料分析,建立「醫院-機構-家庭」三層連線。
這項合作正是「節流」實踐——減少不必要就醫,同時「開源」——發展新型智慧照護產品。
(參考:馬偕醫院新聞稿

新加坡的高齡科技實驗
新加坡近年推動「AI Ageing-in-Place」專案,以聲音生物標記(Voice Biomarkers)預測失智、以感測網分析生活異常,提前介入。這類預防式照護在成本曲線上優於傳統人力模式。
(參考:OpenGov Asia報導


三、從政策到財務:AI如何成為「開源節流」的工具

節流(Cost Containment)

  • 智慧輔具租賃:台灣3.0讓長者能以低成本使用輔具,減少跌倒與臥床導致的高額醫療支出。
  • AI監測與遠距醫療:透過AI分析生命徵象異常,提前預警,降低急診與再入院率。
  • 行政自動化:新加坡以Pair自動生成公文、AIBots處理申報,降低人力與時間成本;台灣亦可導入至照護紀錄與給付核銷流程。

開源(Revenue & Efficiency)

  • 價值導向給付(VBP):將「健康維持率」「跌倒率」等績效與給付掛勾,使機構能以成效取代人次補助。
  • 資料經濟化:學新加坡模式,以「資料授權+模型服務」取代「資料販售」,讓研究與AI模型訓練合法創造價值。
  • AI金融聯動:以新加坡金管局的 FEAT/Veritas 框架為借鏡,讓長照機構能以AI風險模型申請保險或貸款,降低資金成本。
    (參考:MAS Veritas Initiative

四、比較總結:相同挑戰,不同解法

面向 台灣長照3.0 新加坡WOG × AI治理 對財務永續的啟示
核心目標 醫療整合、服務擴大 數據治理、效率提升 整合雙軌可提升「服務量 × 效率」比
科技角色 輔助性工具 制度性基礎設施 AI 應成為照護流程的底層架構
資料運用 偏向個案紀錄 以API實現跨機關資料流通 建立「長照資料交換標準」可提升決策透明
永續策略 以財政補助維持 以資料治理創造信任 將信任轉化為資本信用,降低融資成本

五、政策建議:結合兩國經驗的三條路線

  • 建立「長照AI作業層」
    仿照新加坡AI工具箱,開放API讓各縣市與廠商可共用「照護紀錄→申報→分析」流程模組。

  • 設立「AI倫理與審計白皮書」
    要求所有長照AI服務通過「偏誤測試」「版本稽核」「數據安全」審查,與MAS的FEAT標準接軌。

  • 引入「社會投融資機制」
    讓金融機構以AI監測資料佐證風險控制,為長照企業提供低息貸款,達成「以信任換財務承載力」。


六、結語:AI 是長照的「財務減壓閥」

長照3.0若僅停留在擴充給付與設施設備,仍無法化解高齡浪潮下的財政壓力。
新加坡示範了另一條路:把AI納入制度設計,讓資料治理成為信任基礎,
讓效率變成信任,讓信任變成資本。
若台灣能把「智慧輔具 × AI治理 × 開放金融」串成閉環,就能實現真正的「開源節流」與長照永續。


專有名詞表(Glossary)

  • 長照3.0:台灣第三代長期照護政策,強調醫療整合與智慧化服務。
  • 智慧輔具租賃:3年6萬元租賃額度,涵蓋移位、衛浴、安全監測等輔具。
  • WOG(Whole-of-Government):新加坡跨部門共享的資料治理架構。
  • Pair / AIBots / VICA:GovTech開發的AI工具,用於文書、聊天與自動化服務。
  • Smart Mobility 2030:新加坡智慧交通藍圖,AI優化公共運輸與城市管理。
  • FEAT / Veritas:新加坡金管局提出的負責任AI治理與可審計評估框架。
  • Ageing-in-Place AI:以感測與AI輔助長者在家中安全老化的預防式照護模式。

參考資料(含完整網址)


上一篇
Google Skills、Vibe Coding 與「後手機時代」的啟示:AI 人才與邊緣運算的下一步
下一篇
創新引擎 × 小香風校園篇
系列文
生成式 AI 在醫療與長照中的應用:從照顧紀錄、健康教育到生命故事保存,提升社工與照護效能。6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